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新媒体,在影视行业中,强刺激、强情节是必要的,要不然观众的注意力很可能就被抢走了。
中国有三四十家卫星电视,从物理覆盖面积来看,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它们之间的境遇却相差甚远,两极分化和“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像西藏卫视、甘肃卫视那样的媒体,很少有广告主去上门。一开场就需要这种“强情节”的,其理由不仅是出于他们对行业的了解和经验,也依据了充分的数据调查,所以他们坚信,一开场就开打(所谓的“热开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种“焦虑症”大多数情况是没有必要的,是自己吓唬自己,但也不可排除,有一部分焦虑,是正常的,甚至是人们在故事策划和项目决策时有必要参照的系数。
鉴于这些分析,如何“强情节”,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悬念要强化。所谓强情节,正如你所说的,其关键并不是表面上的激烈和残酷,而在于内在动力强,在于有“强悬念”。所谓悬念,就是让一件事的发展和结果悬而未决。举个例子吧,比如,你在家里待着,门口有人喧哗,你伸出头去问个究竟,假如得到的回答是,隔壁家猫生病了,或者你得知,隔壁家可爱的小孩子失踪了。你说哪一个事件更吸引人呢?当然是后面一个。一件事的严重程度,不用特别专业的评判,普通老百姓都有一杆秤。事件的严重性要大,破坏性要大,危机要写实,写真,这样才能叫做强情节。
2.事件要提早爆发。无论是不是战争或战斗,一个故事要尽快被启动,就是我常说的,要赶紧“出事”!如果你慢慢腾腾的,3分钟没出事,7分钟没出事,到了10分钟还不出事,就完蛋了,观众将弃你而去。别以为观众需要长长的篇幅去铺垫,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如今的观众,根本没有耐心,他们必须看见你尽快地出事。只有出事了,才能引起观众神经的亢奋,才能激发主人公的强烈的动作和行为。就算你的人物关系、气氛烘托、背景交代还远远不够,你也要赶紧出事。如果事件和人物还不够清晰,可以在后面找机会倒回去交代(闪回),这个是可以的,是很正常的。
3.选择“严重”的事件启动故事。所谓情节,就是故事。而故事的内核,是人物性格和事件的设计,一个或一群有鲜明个性和强烈对比反差的人物,加上一件严重事件的突发,这些都是强情节的重要来源。稀松平常的事件,无法启动激烈的人物矛盾冲突,也无法让观众进入紧张和激烈的气氛,更无法引起观众的充分关注。
4.我基本赞同一开场就是“强情节”或“热开场”。虽然我也知道故事有一百种,甚至一千种讲法,相信百花齐放才是真正的艺术春天,打鬼子各村可以有各村的高招,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为保险起见,尤其是战争类(无论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的题材,强情节还是胜算更大一些。如果因为情节发展过于缓慢和拖沓,观众都跑光了,还谈什么起承转合呢?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体的焦虑症,起根源是观众的三心二意,不转移,太花心。
5.是不是一开场就打仗,视情况而定。一开始就打仗,最大的功能是:吸引眼球、交代背景、人物亮相、气氛营造。而对于情节的强化或制造悬念和紧张感,都不能起到很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反,一上来就打仗,可能会把一部分喜欢文学性故事性的观众给吓跑了。有利有弊,利弊参半,那么究竟是否采取开场即打,完全看题材本身和故事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一件事的发生,首先要引起观众的神经亢奋,强烈关注,然后激发起观众对这件事往下发展的期待与猜测。而这种猜测和期待,又迟迟得不到进展和证实(这个叫“延宕”)。没有悬念的故事,谈不上什么“强情节”。或者刚刚引起了矛盾,马上就轻松解决的故事,一定不好看。没有悬念,即便是敌我双方激烈交战,人物和人物之间大喊大叫,大打出手,拉拉扯扯,互扇耳光,都没有用。
本文来源于南京宣传片拍摄制作公司---创艺享传媒,专业的影视广告、宣传片制作。如果您有宣传片制作需要或疑问,欢迎致电 025-85367442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