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拍摄非常复杂,导演需要做好各部门创作人员的协调工作。按照分镜头剧本实施拍摄时,不可能像工程师在建筑工地上按照图纸那样分毫不差地施工。导演在现场拍摄中,除导演不作排练,让演员进行即兴创作外,多数导演都要进行反复地排练后才开拍。因此,在现场拍摄时,不仅要倾注全力来实现自己的艺术构思,而且要花大力气施展自己的组织才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艺术质量。但是在排练中由于演员表演的启发,或者是摄影师的,或者是有关部门人员的提醒,或者是导演自己灵感的突然爆发,往往要对事先设计好的分镜头剧本进行改动,或者做出大的调整,甚推倒重来,重新构思,重分镜头,进行临场的创作。关于即兴创作的问题,几乎每个导演都会遇到。而这种突发灵感的即兴创作,常常是独具光彩的,它会对影片起辅助直增色的作用,获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作为导演决不可忽视这种即兴创作,把分镜头剧本当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那样,不仅无助于临场发挥,反而会捆住了自己的手脚,作茧自缚。但是,导演决不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这种临场发挥和即兴创作上。因为即兴的东西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所以并不十分可靠因此导演不可把成功之道完全寄托在即兴创作上。筹备阶段可以细化到五个方面:研究剧本、甄选演员、写导演阐述、选景、创作分镜头剧本,这里将分别来说说:
景物是为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的活动提供具有典型性和表现力的造型环境。它对营造生活气息和艺术氛围都是关重要的。以景生情,以情托景,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都和选景以及美工对景的设计有关。一般来说,室内景应由美工根据剧本的内容和导演意图进行设计,经导演审定后在摄影棚内进行搭建。搭建的布景既能达到导演的理想要求,又有利于拍摄。现在的情况是,常常因经费不足,加之搭建的布景工艺不过硬,容易暴露出虚假的痕迹,所以有许多导演将内景外拍,也就是放到实景中去拍摄。因此,内景、外景都要到外面去选。导演在选取场景时,切忌用自己想象出来的环境去套现实生活中的环境。这种幻化出来的理想环境,在现实中是很难找到的选景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将自己想像中的环境向现实中的一旁上靠。场景不可过于分散,要尽量集中,以避免因转移场景太多,距离太远,而浪费拍摄时间和增加经费开支。
1、研究剧本。导演构思并无固定模式,但它总是建立在导演对文学剧本的分析和对现实生活理解的基础上,由导演以丰富的创作想象,全面运用电影的形象思维来完成。摄制组建立后,导演应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分析剧本,以及查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形象资料。并在摄制组内进行讨论。目的是深入理解剧本,为剧本找到恰当的表述形式,达到思想认识的统一,方便实现导演的构思和意图,更好地体现原剧本的真谛。在导演构思中,导演首先要确定:
1)影片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影片的风格和样式;
3)人物的性格冲突及其时代特征的所处环境;
4) 运用导演手段的基本原则;
5)对影片的情节线索似出总谱。
2、甄选演员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有人说演员选对了,戏就成功了一半。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电影或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是靠演员创造的,演员自身的角色直接与观众见面,所以演员的得失成败也关系着整部戏的得失成败。中国文艺界有一句经验之谈,叫“戏保人”和“人保戏”,就是剧本好,戏写得好,就可以给演员的创造提供施展才华的充分空间,同样的道理,假如选到了好演员,一般的戏,也可以借助演员的功力,经过演员丰富和精心的创造,把角色演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所以好的剧本如能选到好的演员,更能为剧本锦上添花。
3、写导演阐述
导演阐述是导演对影片或电视剧描绘的蓝图,是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说明,也是纲领性的整体设计。导演阐述的写作,并无固定的模式,由于导演的个性和风格各异,所以有各不相同的写法,有的写得非常具体细致,甚涉及到每场戏的构思和设计方案;有的则是提纲挈领地只谈主要问题。所以不必拘泥于一种格式。
导演阐述从内容看,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对剧本的立意、主题思想、时代背景等方面的阐释;
2)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分析;
3)对剧中矛盾冲突的理解与把握;
4)对未来影片风格样式的定位。对节奏的处理;
5)对表演、摄影、美术、化妆、服装、道具等创作的构思和造型设计的要求;
6)对音乐、录音、剪辑等各创作部门的提示;
7)对剧中需要运用特技处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与特技部门协商处理;
由于剧本的内容题材的不同,加之导演的素质和风格各异,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认识加以阐述。以上各点不必面面俱到。但应力求明确、生动、具体,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并能鼓舞摄制组全体成员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同心协力,完成摄制任务。